近日,工信部正式启动了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试点工作,联通将携手优友互联共同探索物联网转售业务,这对处于“谷底”的虚拟运营商来说,或许是个机遇。
(资料图片)
从2013年虚拟运营商进入通信行业以来,距今差不多已有10个年头了,曾经拥有过千万用户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销声匿迹”,甚至被冠以“诈骗”的名头,依靠三大运营商网络来出租、转售电信业务的虚拟运营商真的就没有未来了吗?
这不,在2023年初大跨步前进的物联网就来“帮助”虚拟运营商了。
虽然目前只是处于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试点阶段,但对业务不断萎缩的虚拟运营商来说,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望在物联网转售领域找到一个足以撑下去的支点。
2022年8月是物联网用户首次超越移动电话用户的转折点,标志着以“物”为代表的16.98亿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过以“人”为代表的移动电话用户数(16.78亿户)。
直到11月末,三大运营商发展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达18.18亿户,已超移动电话用户数(16.84亿户)1.34亿户,距离首次超越仅过去3个月,用户规模就净增了1.2亿户,平均每月增长4000万用户,这样的增长规模大约也只有蜂窝物联网终端能做到了。
随着“物超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移动物联网成为一块诱人的“大蛋糕”,虚拟运营商也翘首以盼,希望借物联网转售业务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20年,正式开放物联网转售业务试点;2021年初,联通率先开展物联网转售试点工作,优友互联等7家企业成为首批试点合作企业。
同时,像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穿戴设备的渗透,物联网(IoT)也成为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技术趋势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信部关于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试点工作的批复,意味着国内移动转售业务从个人通信领域延伸至行业通信领域,为虚拟运营商的未来照进了“一束光”。
早在4G时代,虚拟运营商凭借在套餐、漫游费等方面的价格优势,经过2014-2017年三年间的发展,当时累计发展用户超过5000万;到了2018年,当时国内移动转售产业可使用的码号资源已经达到3亿。
由于虚拟运营商发放号码资源的不严谨、渠道把控不规范,虚拟运营商逐渐迎来了至暗时刻,不惜成本发展用户规模,导致42家虚拟运营商中只有13家实现了盈利。
进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仅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5G的投资规模就达到了1390.9亿元,2020年和2021年三大运营商对5G网络的投资分别达1473亿元和1849亿元,占比稳步提升。
得益于三大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覆盖和普及,用上5G网络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但5G时代下的虚拟运营商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窄”,170号段也被人们视为垃圾电话被屡屡拒接。
物联网的“黄金时段”遇上了虚拟运营商的“至暗时刻”,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投资规模约为681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69万亿),到了2026年有望增至1.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7万亿)。而虚拟运营商号码近些年给用户的印象并不好,甚至处于“消失”的边缘。
2023年,对虚拟运营商来说是正式诞生的十周年之际,也是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否依靠5G时代的移动物联网转售迎来“触底反弹”的转机,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