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判,为转移赢得时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赞皇县大汛面前无大灾探析(上)
8月9日,洪水过后的赞皇县白草坪水库。在应对此次汛情时,赞皇县水利部门精细调度,白草坪水库科学拦洪削峰,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昊摄
7月29日,暴雨突袭石家庄市赞皇县,11个乡镇全部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截至8月1日7时,全县平均降雨量494.9毫米,超过了1996年、2016年洪灾的400毫米、419.2毫米。
暴雨如注,还有上游大量客水入境,防汛形势异常严峻。赞皇县委加强研判、提前预警、科学部署,各部门密切配合,县乡村三级统筹联动,打赢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硬仗:无一人员伤亡。
洪水肆虐却无大灾,记者深入赞皇一线探访。
8月9日,赞皇县白草坪水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水库输水洞口泄洪闸巡检。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昊摄
科学推算预判,洪峰到来前安全转移1428名群众
一张研判表,在抵御洪灾中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8月9日,在赞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张卷了角的《基于时空降雨的人口转移研判表》摆在最显眼位置。
“就是靠这张表,在洪峰到来前11个小时,我们安全转移出1428名群众。”赞皇县水利局防御科科长鲁绍杰说。
科学研判是赞皇县防汛抗灾的首要环节。在这份按照时空降雨推算研判出的表格中,根据槐河流域降雨量推算预测情况,把安全转移分成了5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明确了具体转移的村庄和人员。
“制定这张研判表,我们多次向清华大学教授和省、市水文部门专家请教,经过了6次研讨论证。”水利专业毕业的鲁绍杰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入汛之前,他们利用三个月时间,根据赞皇水库、塘坝等重点点位的降雨量承载能力,依托24小时降雨量,提前推算预测水库、河道等不同点位可能出现不同等级的险情,为科学处置险情提供决策参考。
在赞皇县副县长孟震看来,正是有了这招先手棋,县里科学预判出了最大一次洪峰过境时间,提前启动第二轮人员转移,才保住了槐河、泲河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赞皇县气象部门滚动预报未来24小时还将出现不低于250毫米的降雨量。
按照人口转移方案的分析数据,如果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上游白草坪水库溢洪道将在两个小时内溢洪,槐河都户桥至赞皇界段河道洪水流量会高于2230立方米/秒,极可能造成决堤,需要紧急对槐河、泲河沿线6个乡镇、34个村实施第二轮人员转移。
7月28日已经提前转移了1024户、2333人,现在又要实施第二轮转移,指挥部里也有不同声音:这张表首次启用,还在试用期,是不是看情况再做决定?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县委、县政府态度十分坚定:迅速发布指令,第一时间转移群众。
30日上午10时,接到指令的赞皇镇下王小峪村,立即发布通知。
预警就是号令。需要转移的56户、158名村民,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除了敲锣、喇叭广播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齐现元带领党员干部逐家逐户动员。
64岁的齐春来,孩子在外工作,平时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河道有公路隔着,他觉得在家比较安全,不愿意转移。经过齐现元三次上门劝说,才同意转移。
果不其然,7月31日5时,最大的一次洪峰过境,槐河都户桥至赞皇界段最大行洪流量达2470立方米/秒。此时,赞皇县6个乡镇、34个村的1428名群众已提前全部安全转移。
8月9日,航拍下的西陈家庄村。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昊摄
救援力量前置,不足一天所有国省干线抢通
许亭镇西陈家庄村地处槐河上游,村西山顶上有1座小型水库、2个塘坝和3处地质灾害点。
“山上流下来的水,淹没了河道,街上的水也有齐膝深,河道边的路面出现多处塌方。”回忆起那场下了三天两夜的大暴雨,西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俊辉一直说史无前例。
如何应对出现的灾情,按照全县统筹部署,提前将全县的救援力量前置到了重点乡镇和重点点位。
强降雨来之前,镇上包村干部就进驻到了村里,帮着备好砂石料、混凝土,还准备了铲车和渣土车。7月31日,20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组建的应急抢险队集合到位,一组继续负责在水库等关键点位值守,另外两组便开始抢通道路、抢修供水。
“最关键的位置、最关键的时刻,总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端着一盆刚接好的自来水,村民樊雪环激动地说,当时,进村的路断了好几段,他们硬是从山外扛进来50多米的水管,抢修不到一天时间就让乡亲们喝上了自来水。
为了第一时间处置险情,7月28日强降雨到来前,赞皇县把6支120余人专业救援队伍前置到了6个重点乡镇及水库、塘坝、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位。同时,集中调配了6台挖掘机、11台铲车、30辆翻斗车、20辆客车,全部满油待命,供电公司、交警大队等单位提前派人并携带应急抢险物资驻防到了重点乡镇。“有了多部门的全力保障,全县受损的国省干线公路不到一天时间全部抢通完毕。”赞皇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武向阳说。
8月9日下午,在去往嶂石岩村的路上,记者遇到了正在路边给长江科学院的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家复盘本次强降雨全过程的孟震,“我们请来了专家分析基础设施受损原因,下一步将采取科学方式实施高标准建设,提高重点路段、重点桥梁抵御灾害能力,避免重复受灾。”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昌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