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无线充电的技术标准也将迎来新的改变。
此前,国际通用的无线充电标准是WPC(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发布于2010年的Qi标准。虽然有着更加便利的优势,但是充电的功率仅为7.5W,相比主流有线充电动辄几十、最高240W的充电功率,充电速度几乎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相关资料图)
另外,由于没有定位设计,无线充电用户也经常遇到睡前手机放到充电板上,但第二天早起发现手机完全没有进行充电的窘境。
为了提升用户的无线充电体验,2023年CES上WPC无线充电联盟发布了新一代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标准——Qi2。
Qi2是此前Qi无线充电标准的升级版,WPC无线充电联盟称该标准是基于苹果公司MagSafe首创的磁功率分布设计而成,解决了原有Qi标准中设备充电位置不明确的问题,并将充电功率由此前的7.5W提升到了15W。
未来,对于支持Qi2协议的设备,无论是手机、耳机还是电动牙刷,都可以通过磁吸方式,快速对准无线充电板进行充电。充电的功率相比现行的Qi2充电标准,也会得到翻倍的提升。而新协议的出现,也意味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开始。
一个标准,两家受益
此前,WPC在公告中明确称,Qi2标准是基于苹果公司MagSafe首创的磁功率分布设计而成。这意味着,Qi2标准的落地,将让WPC和苹果均为此受益。
首先,各个厂商想要获得Qi认证,就要向WPC缴纳会员费。根据企业规模和不同权益,年费在5000-25000美元之间。
厂商成为会员后,可获得Qi商标许可权,参与Qi产品互操作性测试,通过对规范草案进行评价来影响草案制定,免费在产品注册数据库中注册产品,参加技术会议等权益。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截止2022年3月8日,共有6487项产品获得Qi认证ID。随着新的Qi2标准推广,WPC可以自然可以获得更多会员费。
对于苹果而言,授权WPC使用自家的磁功率分布设计,就意味着苹果将自有技术开放给了全行业,并掌握了未来无线充电方案的最大话语权。
与目前主流的有线充电方案(安卓USB Type-C充电方案,苹果lightning充电方案)相比,无线充电将只有以苹果技术为标准的唯一方案。而无线充电的设备厂商,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考虑对苹果设备的兼容。以目前京东商城的商品为例,没有苹果MFi授权的磁吸充电线最低只要80元,经过MFi认证的磁吸充电线则可以卖到200元以上。
据报道,一家企业想要申请MFi认证,底线是必须拥有自建工厂、工厂不能小于2000平方米、工人不能低于50个以及有ERP系统。
在申请的过程中,该企业需要反复修改产品设计直到所有参数都达到苹果的标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5个月,随后通过AGS和OTA认证,费用分别约为550美元和1500美元。
对于WPC和苹果而言,提升行业标准,显然都是一件双赢的生意:WPC可以使用现成的标准,还能够不断收取会员费,而苹果也能够持续对MFi认证产品收取“苹果税”。
商业之外,苹果的产品野心
除了赚钱之外,苹果也有望借助Qi2无线充电的普及,实现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将iPhone打造成完全无孔、浑然一体的手机。
一直以来,苹果公司都有计划打造“无线手机”,旨在提供“完全无线体验”的iPhone。一个完全无线、无接口的iPhone会变得更加耐用。无接口设计让其更加防水防磨损,更为手机内部腾出宝贵的空间,可用来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额外摄像头或者5G天线。
在干掉3.5mm耳机接口,采用eSIM虚拟SIM卡之后,业界普遍认为,苹果也早晚要取消掉iPhone的数据接口。
2022年6月,欧洲议会确认自2024年秋季起,欧盟区域内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均将采用统一的USB Type-C接口。此前外界普遍认为,苹果将在2024年秋季前,将新品iPhone的接口更换为USB Type-C。
但也有一部分专家,如分析师天风证券郭明錤认为,苹果将不会更换iPhone的数据接口,直接进入整机无孔的无线时代。
对于苹果而言,如果被迫换到USB Type-C接口,将会损失掉对于配件厂商的控制权。而如果在2024秋季到来之前,直接推动iPhone进入整机无孔的时代,则既可以提高竞争力,还能够继续在配件市场的躺着收钱。
目前来看,除了产品层面的进步,Qi2也有可能与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形成化学反应,让使用电子设备用户的充电体验变得更好。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无线充电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无线充电市场规模达85.5亿元。虽然如今智能手机出货量受疫情和经济影响有所下滑,但搭配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手机领域用无线充电市场规模为68.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6%。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正在汽车行业发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走高,车载无线充电功能渗透率也在提升。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2021年期间,合资品牌车载无线充电功能渗透率由1.5%提升至15.2%,自主品牌由3.1%提升至26.4%,无线充电正在随新能源汽车销量拉升而快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