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标准委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简称《指南》),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重点。自此,“双碳”不再只是笼统的议题,而是成为明晰规划切实落地的政策,至于物联网产业如何搭上碳快车,大展拳脚,笔者将基于此次建设指南的内容进行趋势分析与整合。
(资料图片)
《指南》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含4个主要体系——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其中,在碳减排、碳清除和碳市场领域,物联网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
碳减排
智能物联助力降能增效
1. 智能调控,实现降耗增效
谈及物联网,我们很容易根据命名里的“物联”二字联想到万物互联的智能图景,而忽略了万物互联背后这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掌控感,这也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由于联接对象不同而产生的独特价值。
基于此,我们便开阔了思路,即通过对物体/生产要素的智能控制来实现生产、应用中的降本增效。
如在电网运营领域的物联网运用,可帮助电网运营商更好地控制电力输配,提高输电效率。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电表收集各环节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给出优化用电建议,可节省下16%的电力消耗。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以三一重工的“18号厂房”为例,在同样生产面积内,2022年18号工厂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仅18年公开数据显示,制造成本节约1亿元。
此外,物联网还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多个方面发挥着突出的节能本领,如城市照明控制、智能交通疏导、智能垃圾处理等等,通过灵活调控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碳减排。
2. 无源物联,竞赛的下半场
降能增效,是每个产业的期盼。但每个产业在一定的技术框架下终会面临“摩尔定律”失灵的时刻,由此,降能便成了最稳妥的一条发展路子。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不断提效,但能源危机也近在眼前。据IDC、Gatner等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或需430亿块电池来提供所有在线物联网设备收集、分析和发送数据所需的能量。而根据中研普华的电池报告,到30年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将增加10倍。这将直接导致制造电池的原材料储备量极速下降,长此以往,物联网未来能否持续依赖电池供电将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
借此,无源物联网便可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源物联网起初只是为了打破海量部署中的成本限制而对传统供电方式的一种补充解决方案。目前,业界前期探索出RFID射频技术已构建起成熟的应用场景,无源传感器也有了初步应用。
但这还远远不够。随着双碳标准的细化落实,企业对于低碳减排的需求刺激着无源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开发,无源物联系统的构建将释放无源物联网矩阵效能。可以说,谁能玩转无源物联网,谁就把握了物联网的下半场。
增碳汇
构建大平台管理的物联触手
要实现双碳目标, 仅靠“节流”还不够,必须加大“开源”。毕竟,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第一的国家,一人总量可达第二到第五的美、印、俄、日的总和。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许诺60年完成,中国却只有30年期限,可谓是道阻且长。因此,碳清除在未来一定是受政策驱动大力推进的领域。
《指南》中明确的碳清除主要有由生态系统的碳氧交换产生的生态碳汇和由科技驱动的碳捕集两条路径。
目前,固碳增汇项目已有了切实落地,主要有原生林地、造林、耕地、湿地、海洋等类型。就目前已公示的项目来看,林地碳汇总数量最多,面积最广,收益也是最高的,单个项目总体碳交易价值量皆在亿级。
众所周知,森林保护是生态保护中最为棘手的一环,而林业碳汇的最小交易单位皆达万亩,且相比于传统的灾情监测,林业碳汇还需要包括碳汇测算在内的日常维护管理。这便需要集碳测算与火灾防治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感设备作为触手,实时搜集相关气候、湿度、碳量等数据,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巡查管护。
随着碳汇管理走向智能化,还可以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碳汇大数据平台,便可实现碳汇管理的“可视、可查、可管、可溯”。
碳市场
动态监测实现智能化碳核算
如图所示,碳交易市场基于碳排放定额产生,配额不足的企业需要购买配额富余的企业所多出的碳信用来实现年度碳排放达标。
从需求端来看,据TFVCM工作小组的预测,2030年全球碳市场可能会增长到15-20亿吨碳信用,全球碳信用现货市场规模将达300至500亿美元。若不受供应限制,到2050年最多可增加到100倍,达到每年70-130亿吨碳信用。市场规模将达两千亿美元。
碳交易市场迅速扩容,但碳计算能力却未跟上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方式主要基于计算和局部测量,有政府宏观测算和企业自核上报两种途径。企业靠人工收集数据和佐证材料定期上报,政府部门进行逐一核查。
其次,政府的宏观理论测算耗时长,通常一年公布一次,企业便只能认缴配额外的费用,而无法根据测算结果及时调整减碳生产。
由此可见,我国的碳核算方式总体上具有粗放、滞后、机械的明显缺陷,并为碳数据造假和碳核算腐败留有滋生空间。
碳监测作为辅助核算核查体系的重要支撑,是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也是温室效应评价的依据和减排措施制定的标尺。
目前,国家、行业、团体等对碳监测已提出系列明确标准,且各地方政府机构如由江苏泰州市也有设立碳排放监测领域国内首个市级地方标准。
可见,基于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指标数据,综合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企业生产量与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一体化动态实时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已成为必然。
笔者预计,未来无论是国家构建大模型监测系统还是企业自我核查最终都会走向这样一条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的核算道路,在这其中,物联网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