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苏州,2023年6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承办的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苏州举办。华为以“共建工业智能体 推进工业新四化”为主题参会参展,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参考架构首次公开亮相。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张顺茂在大会上解读了华为提出的工业“新四化”趋势和“工业智能体”参考架构。张顺茂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各方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工业装备数字化、工业网络全连接、工业软件云化和工业数据价值化。对于如何推进工业新四化,张顺茂给出几点建议:
(资料图)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装备数字化,让工业装备能说会算。首先,统一通信协议和数据标准,让数据上得来,智能下得去,让装备都说普通话,实现装备间数据的自由交互。第二,采用更高算力、安全可信、兼容主流总线协议的工业芯片,采用实时和非实时混合部署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给装备安上“小脑”,让装备有更强的计算能力。
华为携手国能神东集团通过矿鸿系统对现有装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打造万物互联的智能底座,实现了设备互联以及智能协作,固定场所实现无人巡检,提升作业人员安全和作业效率。
二是积极采用先进网络技术,打造全连接网络。面向未来,工业企业需要打造一张全连接网络,积极采用5G、F5G、IPv6等先进网络技术,建设灵活化、高确定性和大带宽的全连接工厂,构建 IT 与OT 融合的一张网,同时通过智能运维实现网络的高度自治,并构建安全韧性的网络能力。
上汽宁德工厂与华为合作,打造Wi-Fi全连接工厂,实现亿级数据采集、秒级分析反馈。该工厂可支持5个平台几十种车型装配,生产线柔性化水平和生产节拍大幅提升;支持AGV小车漫游零丢包,保障精准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加速工业软件云化,用新技术、新架构赋能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首先,工业软件云化可以使工业企业从“用软件”转变为“用服务”。第二,云上AI、大数据、图形加速等新技术以及充沛的算力,可以为工业软件技术和应用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风洞测试是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过程的关键环节,但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所谓“风洞一响,黄金万两”。华为联合某飞机设计研究院,基于人工智能打造了飞机翼型流场AI仿真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对复杂流动的仿真能力,在大大降低风洞物理测试次数的基础上,还将仿真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5秒,大幅降低了飞行器研发成本并提升了效率。
四是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延展业务,充分释放工业数据价值。从空间维度而言,工业企业的数据需要突破设备壁垒、部门壁垒、企业壁垒,让数据自由流动起来,创造更大价值,实现共赢。从时间维度而言,企业需要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同时,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合理设置数据的采集频度,这样才能让数据真正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鞍钢集团鲅鱼圈炼焦部基于工业大数据、大模型,实现配煤工艺参数的智能调优。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1吨焦炭的配煤成本可以节省5-30元。华为云近期推出交换数据空间(Exchange Data Space)服务,以保护企业数据主权为基础,促进企业间数据高效流通。
张顺茂提出,华为愿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工业智能体”,推进工业“新四化”。华为提出工业软件作为“大脑”,将工业实践经验和大量隐性知识承载固化,对设计、生产、供应、销售和服务等所有环节进行调度和优化;工业云底座作为“心脏”,除了提供澎湃的算力和存力,还将汇聚大量的工业软件,并提供研发工业软件的根服务,实现经验即服务、技术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数字工业装备和工业边缘引擎是智能体的“四肢”,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更高速度、更高精度、更高质量的制造;先进工业网络作为贯通全身的“神经”,通过5G、F5G、WIFI、光等技术,提供全面泛在连接,满足移动性、确定性和大带宽的工业需求;工业数据作为无处不在、流动全身的“血液”,既要在企业范围内全量采集、高效治理和科学利用,也要在跨企业、跨行业的更大范围去流通和共享,创造更大的价值。端到端安全作为“免疫系统”,帮助工业企业面对数字化时代更严峻的考验,为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保驾护航。
在工业智能体参考架构的指引下,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在制造、煤矿、油气、港口等行业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在这个架构中,华为主要提供工业网络和云平台,用以连接合作伙伴提供的工业装备、承载合作伙伴研发的工业软件,再加上华为安全解决方案,共同组成全栈参考架构,服务于工业客户。
本次大会,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参考架构首次公开亮相,内容包括数字工业装备、先进工业网络、融合工业边缘和华为云@工业等。此外,华为还展示了自身作为一个全链条制造企业的优秀实践。
工业互联网大会华为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