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尢尢
对于热衷犯罪推理的朋友们来说,宫部美幸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火车》《理由》《模仿犯》《所罗门的伪证》等均是出自她手。作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推理女王,宫部美雪的多部作品都得到了影视化改编的青睐,《模仿犯》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资料图)
《模仿犯》的原著故事主要讲述了一桩由公园断掌案而牵扯出的连环杀人案,在侦破这起案件的过程中,自称凶手的嫌疑犯屡次借助电视广播的力量向外界进行杀人预告并愚弄社会,引得众人陷入善与恶的反思。
这个故事早在2002年就被日本导演森田芳光选中,并操刀改编搬上了大银幕;之后在2016年,又被日本东京电视台重新制作为电视剧播出;随后不久,《模仿犯》得到了Netflix的赏识,以台湾影视剧的面貌进行了本土化的重新改编。
终于在2023年3月的最后一天,这版由张荣吉、张亨如导演,吴慷仁、柯佳嬿领衔主演,林心如特别出演的《模仿犯》于Netflix准时上线。之所以要用到“终于”二字,是因为这部剧花了5年才走到观众面前。
其实,从前几年让人眼前一亮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后来的《逆局》《华灯初上》《她和她的她》等,可以看出,过往靠着偶像剧闯荡世界的台剧,正在凭借类型片和社会话题发力转身。在这之中本土化改编的《模仿犯》是否承接住了Netflix的期待我们无从得知,但从该剧纵深剖开去看看台湾类型片的内在肌理,尚且值得一聊。
本土化后的《模仿犯》,味儿还正吗?
在剧集上线之前,主演吴慷仁曾作为代表前往日本Netflix总部拜访宫部美幸,期间宫部美幸透露道,由于原著背景与改编设定存在时空差异,所以能否很好地呈现是她在最初比较担心的问题。
这份担心同样也弥漫在《模仿犯》的原著粉丝以及曾经看过日版作品的观众们身上。不能否认的是,该如何在本土化改编的过程中平衡还原的尺度,的确是这部剧能否在当下语境里赢得市场喜爱的关键之一。
从最终的成片来看,台版《模仿犯》对于连环杀人案甚至故事主线并未做出过多改动,主要对整个故事中的人物设定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由吴慷仁饰演的郭晓其一角在原著当中并不存在,原本的主视角其实是一名女性记者,但为了强化对执法者、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人心揣摩,改编版在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检察官这一主角设定,用郭晓其这个新的关键人物来串起整个故事。
还有在剧集开篇,因外孙女秦怡君失踪而申请报案,进而在公园断掌案中发现线索,引出后续剧情的“宫庙主委”马义男(陈博正 饰),也是该剧在本土化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原著中这个配角叫做“有马义男”,身份背景只是一家豆腐店店主,并无特殊之处。但台版《模仿犯》却巧妙地结合了在台湾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宫庙文化,让马义男身上多了两个关键特点,即社会地位和宗教背景。
这一小小的人设变动,不仅让“为了救回外孙女,而被凶手折磨着在大庭广众之下爬行学狗叫”的马主委变得更加令人动容,而且让看到怡君的尸体被凶手挂在十字架上的马义男,身上更多了份神性与通透,可以说为这个老年角色在后续剧情里呈现的智者形象,做出了更加充分的铺垫。
当然,还有范少勋饰演的沈嘉文,作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之一,也在台版的改编里补充了相当不错的人物弧光。
不过,台版的《模仿犯》在通过郭晓其这个角色强化执法体系、改变叙事视角之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原著中“以弱胜强”“抱团取暖”的故事底色,可能会减弱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所能够感受到的触底反弹的爽感。但总体来看,在本土化这方面,《模仿犯》是下了功夫的。
拆解「7.5」分
经过4天的发酵,《模仿犯》的口碑也基本趋于稳定。豆瓣7.5分的成绩,是大众给予这部剧的回应。翻看评论,其中不乏“三颗星给吴慷仁”之类的言论,主创的魅力似乎要大过故事本身。这当然与上面提到的IP本身的“过时感”有关,但不能忽视的是,这部剧在码盘上的功力。
先看演员。金钟奖最佳男主吴慷仁,代表作《一把青》《我们与恶的距离》《她和她的她》等,知名度和演技实力摆在那,的确是这部剧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
但柯佳嬿这个女主身份却多少有些暧昧,无论是按照戏份占比还是人物成长线来看,由她饰演的胡允慧一角的重要程度都远不及女记者路妍真(江宜蓉 饰)。但由于柯佳嬿靠着《想见你》人气暴涨而且实绩和咖位在身,所以从剧方的角度出发,用个女一号来换取噱头根本不亏。
但噱头有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噬作用,正如网友锐评,“在看到柯佳嬿分享半边耳机给吴慷仁的时候,我以为他们要一起听last dance”。相信但凡是看过《想见你》,冲着柯佳嬿来的势必都会对此深有同感。
再看制作团队。该剧由曾经操刀《麻醉风暴》系列、《谁是被害者》等作品的金钟奖常客曾瀚贤、汤升荣共同担任制作人,由金马奖导演张荣吉把控视觉及美学、导演张亨如琢磨角色与剧本。除此之外,该剧还邀请到了编剧Neal Baer(代表作《法网游龙:特案组》《指定幸存者》)担任剧本顾问、陈克勤(代表作《分贝人生》《天桥上的魔术师》)担任摄影指导、解孟儒负责剪辑(代表作《缉魂》)、萧仁杰负责美术(代表作《诡扯》)等,阵容不可谓不华丽。
当我们拨开演员演技、美术置景、灯光摄影、悬疑氛围等外在因素再去看这部剧时,会发现相比之下,从故事剧情本身生发出来的冲击反而是最直观的。因为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悬疑剧的多种套路,比如“第一个凶手绝不是最终凶手”“终极boss多为反社会人格”“主角光环离不开ptsd”等等,这些标签几乎在隔壁刚刚完结的《他是谁》里都出现过。不难看出,即便外部包装再完美,内核一旦流于俗套、困于陈旧,就会成为悬疑犯罪剧的一处败笔。
而且宫部美幸本身便以社会派推理著称,原著故事线在紧凑感与逻辑性上的不足,是影视化改编时要格外注意的弱点。但《模仿犯》却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加重人物而轻推理,尤其在后半段终极boss“Noh”现身之后,节奏明显加快,叙事也粗糙起来。当观众接受了前期对于“Noh”强作案能力的渲染之后,再看他因为激将法而自曝被抓的结局,很难不产生心理落差。
十集过后,最终落到口碑上,真的很难说究竟会有几分是打给社会派类型片的。虽然目前看来,《模仿犯》的确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奈何故事底子以及主角们的基础人设早已不够新鲜。只能说,这个《模仿犯》还是来得太晚。
台剧讲“恶”,在克制中大胆
这部剧的导演之一张荣吉曾在采访中提到,“《模仿犯》中的犯罪比疾病更像疾病,这个犯罪的恶就会像疾病一样的蔓延,最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这个恶停止,是人性的善吗?还是心里最后的那把尺?要如何衡量是善是恶?其实都是这部影集要探讨的。”
其实让我们从《模仿犯》开始往回看,会发现在对于人性善恶的尺度测量上,台剧类型片已经向前走了挺远。无论是前几年的《罪梦者》《我们与恶的距离》《逆局》,还是后来融入女性视角的犯罪题材《华灯初上》《她和她的她》等,台剧类型片始终在讲“恶”的过程中,贯彻着克制而大胆的准则。尤其在得到了Netflix的背后助力之后,台剧类型短剧颇有向着英美日韩等剧集风格进行自我突破的趋势。
而且在这之中我们会发现,正派主角的身上似乎也可以背负一些所谓的“污点”,就像《模仿犯》中的郭晓其一样,少年时期除他之外的一家四口被杀,给这个角色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结果就是在连环杀人案凶手“Noh”三番五次的刺激下,身为检察官的他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理智崩坏的边缘。
虽然在以往我们看到的犯罪剧里,主角大多都以“伟光正”的形象示人,仿佛他们是金身所化,可以在回忆里ptsd,但永远不能被感性冲垮理智。可是真正落地到现实来看,会发现大多数人能做成“郭晓其”已是不易。
《模仿犯》之所以叫做“模仿犯”,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对于恶的趋从。在剧中,连环杀人案凶手“Noh”通过媒体的力量把“恶”散播给了社会大众,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效仿。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看清自己内心对于善恶的标尺在哪。
因为并不是“消灭世界上的邪恶,就可以逃避自己心里的黑暗”,人之所以不必像野兽一样屈服于本能,正是因为可以做到充分了解并正视黑暗。这或许才是《模仿犯》带给我们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