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打扰一下,我们是志愿者,您对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呢?”8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第三期党员统一行动日——“我助文明促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如约而至。

党建引领,传递和美刘桥“最强音”

刘桥镇全体镇村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居民群众所盼所需,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为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注入生机与活力。广覆盖,宣讲接地气。369名镇村党员干部化身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逐户走进居民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听取大家对创文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向居民发放了“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在刘桥”“乡风文明应知应会”等宣传资料,倡议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规范自身言行,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并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今年以来,刘桥镇围绕崇尚节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邻里守望等内容已开展“微宣讲”20余次,举办移风易俗、道德讲堂9场,发放居民公约宣传页8000余份,通过“零距离”的入户宣传让文明创建入脑入心。


【资料图】

入户宣传(通讯员供图)

讲实际,精准服务暖民心。在新中村活动现场,刘桥派出所的民警和协警结合生动典型案例,针对近期多发的“刷单”“冒充领导、熟人”“网络购物退款”“AI诈骗”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以接地气的方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对辖区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今年以来,刘桥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组建志愿先锋服务队21支,开展环境美化、法制宣传、阳光助残等行动50余次;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为好人点赞;举办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表彰。

刘桥镇党群局、徐园村党员干部共同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手持锄头和簸箕等清理工具,沿着河道清理垃圾。今年以来,刘桥镇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已举办“红网格”协商议事活动8次,通过开展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把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摸清、找准、解决好。

文明实践,刷新洁美刘桥“高颜值”

“您好,请把店前的纸箱收进店里。”“请把电动车停入线内。”“请把门前的卫生打扫干净……”当天上午,刘桥镇综合执法局的志愿者们对网格内沿街商户逐户走访,通过政策宣讲、文明劝导、发放“门前三包”倡议书的方式,告知商户们“门前三包”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公共场所注意卫生整洁,做到门前干净、井然有序,并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予以文明劝导,极大提高了经营户和沿街居民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入秋以来,刘桥交警中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始终在线,每天都在各路口提醒行人按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提示机动车按交通信号灯或交警指挥通行,礼让斑马线行人;对电动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行驶中随意接打电话、逆向行驶,以及共享单车乱停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耐心劝导,积极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是衡量地方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近年来,刘桥镇交警中队聚焦群众关切,不断优化镇域交通,持续加大交通秩序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人们出行文明有序,全镇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

由刘桥社区、镇财政局组成的镇区志愿者们热情高涨,面对形形色色的小广告,志愿者们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身穿红马甲,手持扫把等工具,认真清理小区内路面和街道中的飞线充电、“牛皮癣”小广告,地面垃圾、杂草、水沟堵塞,不让“牛皮癣”顽疾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绊脚石”。

垃圾分类,分出大美刘桥“新风尚”

“您好,厨余垃圾不是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应该将其区分投放。”在尹家园村农民集中区智能化垃圾分类亭,党员志愿者正在耐心地向投放垃圾的居民解释。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是垃圾分类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开展“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新联中学党员志愿者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发放到党员和居民手中,同时利用PPT讲解垃圾分类的内容,逐一解答居民对垃圾分类提出的疑问,引导大家自觉分类投放垃圾。村老党员姚阿姨说:“我们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家做好垃圾干湿分类,出门进行干湿投放。”居民们纷纷表示,将从自己做起,从源头分类,为建设洁净、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趣味互动,“分”出假日新体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喝完的饮料瓶属于什么垃圾吗?”在长岸村村部暑假课堂上,镇农社局党员志愿者以卡通动画、水彩涂鸦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抢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此外,党员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垃圾分类玩偶、益智小玩具、跳绳等礼物,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充满活力的源泉。”刘桥镇党委书记钱亮表示,希望通过开展“党员统一行动日”系列活动,能够促使全镇党员同志由“我在刘桥”变成“我为刘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树立良好作风,推动志愿服务持续深化,真正做到服务全方位、满意千万家,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品尝到创文关爱的“甜”滋味,助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和谐美丽的乡村文明底色更加熠熠生辉。(郭振军)

推荐内容